Page 19 - Chinese News Weekly
P. 19
18 18 2025 年 04 月 04 日 新象週刊 新象週刊 2025 年 04 月 04 日 19 19 觀點角度
新象週刊
新象週刊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04月04日
荒 田 專 欄 嚴 沁 專 欄
●
●
●
●
●
●
小時候 通公仔,香港人設計在大陸生產的。越
看越覺得它「得意」,那對圓眼睛閃著
的姻緣作判斷,那就有危險。畢竟,他 似乎憤怒的神色,仔細看又好像有些無
處於此生的“小時候”。 辜。後來看見泰國公主掛了個手掌大小
我遇到過更有趣的“小時候”。十多 的在她Birkins手袋上;看見香港兩屆視
年前,一位和我在同一華人團體的女會 后也在手袋上掛著它,還有好多名人明
劉荒田 員,每次參加活動,都帶上兒子。這孩子 星都掛著,甚至在家中特別設一個專櫃
●
長相俊美,極天真可愛,我閒來無事愛逗 Labubu 擺設,這才意識到,哇!它超級紅。原
一個美國小男孩,在叔叔的婚禮上 他。有一次,他指著窗外的汽車告訴我, 來它已紅了一段日子,不但不便宜,還
作的演講引來圍觀。婚禮程序中“來賓 他有好幾輛,連消防車也有。我問放在哪 從小到大不喜歡玩具,不喜歡洋 有不同的版本。已經有三四代了,每一
致辭”一環節,向來是崇尚幽默的美國 裡。他說,現在沒了,小時候有,爸爸送 娃娃,不喜歡任何動物公仔,只對漂 代產品都有不同設計,站著或坐著,
人的擂台,務必教新人、新人雙方的家 的生日禮物。原來指的是玩具。我問你多 亮的衣服,手袋,鞋子,飾物等有興 開眼或閉眼還有單眼,每一種都非常
長以及全體賓客笑得前仰後合。這個男 大,他說三歲六個月。我再問:那麼,小時 趣,和其它小女孩甚至女兒都完全不 Cute,越看越中意。女兒也被我傳染,
孩適時出鏡,演講的大意是: 候是幾歲?他答不上來。我從此記住,無 同。 在American Dream見到專賣店,大喜,
承蒙叔叔看得起,讓我當他的儐 論哪個年齡段都有“小時候”。它指向的 女兒家至少有上百個大大小小公 立刻進貨,每人買了不同顏色的各六個
相叔叔過去回到家裡,每次帶的女友不 僅僅是“過去”。 仔,妹妹曾笑說她家的沙發不是給人坐 (原來盲盒裡的顏色任它給,咖啡色那
同。每一次他都要我的發表看法。我的 然而,“過去”這概念足夠寬泛。 的,是各式各樣公仔坐滿。她全世界收 種買中的機會是七十二分之一),掛在
回答總是:不怎麼樣。直到他把今天的 在這個語境,特指接近“本原”的往 集喜愛的公仔,而且仔細穩妥的保存。 我們不同的包上。
新娘子帶來那一次,他問我,我說,這 昔,比如,八十歲的過去,並非六七十 對自己的收藏非常滿意。 原來——這種喜好是會上癮的,
個行。於是,有了今天的婚禮。最後, 歲,也不是三四十歲,而是遙遠的童 這次她從亞洲回來,我問她有沒 瘋狂的,之後我們在網上收集不同季
我要對叔叔提一個建議:以後別找我當 年。齊白石曾感嘆:“我年輕時畫得真 有見過Labubu,她一頭霧水反問「是什 節,不同式樣,不同牌的Labubu衣服,
顧問了,我才十一歲。說得正兒八經, 好!”指的是七十歲。有人說,“老” 麼?」我告訴她是現在全世界最紅的公 帽子,皮包,鞋子,再之後買它們的小
滿堂笑岔了氣,新郎和新娘尤其快樂。 的心理標配,是童年記憶漸次清晰、生 仔,並給她看照片。她恍然大悟的說 衣櫃,保護包,帶它們出門的小推車。
我看視頻也大笑,儘管不全信是即興之 動。 「原來是它!」原來她在台灣時看見一 哎呀!夠了,我對自己說,又不是只有
作,該是預先在大人指導下排練過的。 向“小時候”回歸,該是人的天性 家店舖門外排了幾百公尺的隊伍,她在 十歲,怎能跟著女兒一起癲?說不定兩
十一歲,是剛剛進入少年的年紀。 吧?循“撿腳印”一說,倒溯前大半生 對面買襪子。那老闆娘說「妳買這襪子 個月(或更短時間)之後我就全無興
讓他參與成年人擇偶的遊戲,未必完全 的命途,童年的痕跡反而近在眼前,而 啦,好紅,對面排隊就是買這公仔」。 趣,再也不看一眼。
不可取。比如,如果是他的父親再婚, 真實的“昨天”退到遠處。這就是生命 女兒無所謂的買了幾雙襪子,忍不住笑 人 生 中 原 會 瘋 癲 幾 次 , 這 次 只
他憑直覺,會初步知道未來的繼母待他 固有的邏輯。無所謂對錯,各自珍重就 說「原來我買了最紅的」。 算小小的嚐試,能令自己快樂也就夠
好不好,兩人是否投緣。但要他對外人 好。 最初我看Labubu也不過當它是普 了。
《國際民用航空公約》正式生效 Ray)於兩個月後被捕,最終被判處99年監禁。
1947 1947年4月4日,《國際民用航空公約》(Convention on 金恩的貢獻對美國民權運動具有深遠影響,他的演講《我有一個夢》(I Have a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正式生效,標誌著國際航空法規的誕生,為全球民航業 Dream)至今仍是美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講詞之一,美國政府後來將他的生日(1月
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該公約於1944年在美國芝加哥由52個國家代表簽署,因此又稱 15日)訂為「馬丁·路德·金恩紀念日」,以表彰他的貢獻。
《芝加哥公約》。該公約規範了國際航空交通,確立各國在領空主權、飛行安全、航
空標準及技術規範等方面的基本原則,並促成了「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的成 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塔正式啟用
立,負責監管和協調國際航空事務。ICAO總部設於加拿大蒙特婁,迄今仍是全球民 1973 1973年4月4日,世界貿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雙子塔在美
航管理的核心機構。《國際民用航空公約》的實施促進了國際航班的標準化,使各國 國紐約正式啟用。這兩座摩天大樓分別高達417公尺(北塔)和415公尺(南塔),是當時
航空公司能夠更順暢地運營跨國航線,也為後續飛行安全與空管技術的進步奠定了基 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之一,由美國建築師山崎實(Minoru Yamasaki)設計。
礎。如今,該公約已被190多個國家批准,是全球航空業最重要的法律框架之一。 雙子塔的建成象徵著美國經濟與科技的繁榮,成為全球金融業的中心之一。然而,
1949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立 塌,造成近3000人死亡,成為21世紀初期最具震撼性的國際事件之一。
這座標誌性建築在2001年9月11日遭受恐怖攻擊,兩座大樓皆因劫機撞擊與火災最終倒
在雙子塔倒塌後,原址經過多年規劃與重建,最終於2014年完工「一號世貿中心」
1949年4月4日,12個國家在美國華盛頓簽署《北大西洋公
約》,正式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簡稱北約)。該組織最初的成員國包括 (One World Trade Center),成為美國象徵堅韌與復興的重要建築。
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挪威、丹麥、冰島、葡萄牙和 微軟公司成立
義大利,成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應對蘇聯在冷戰時期對西歐的潛在威脅。 1975 1975年4月4日,比爾·蓋茲(Bill Gates)與保羅·艾倫(Paul
根據《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規定,對其中一個成員國的武裝攻擊將被視為對所 Allen)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共同創辦微軟公司(Microsoft)。該公司最初的
有成員國的攻擊,因此成員國承諾共同防禦。這項條款成為北約最重要的核心原則之 業務是為Altair 8800微型電腦開發BASIC程式語言,但隨著個人電腦市場的崛起,微
一,並在2001年911恐怖攻擊後首次被啟動,以支持美國對抗恐怖主義。 軟迅速發展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企業之一。
北約在冷戰期間與蘇聯主導的華沙公約組織形成對立,並在冷戰結束後持續擴 1980年代,微軟推出MS-DOS作業系統,隨後在1990年代推出Windows作業系
展,納入東歐及前蘇聯國家。如今,北約仍然是全球最重要的軍事聯盟之一,影響著
統,徹底改變了個人電腦的操作方式,成為全球市場的主導者。微軟也積極拓展業務
世界的地緣政治格局。
領域,包括Office辦公軟體、遊戲產業(Xbox)、雲端運算(Azure)等,成為科技產
馬丁·路德·金恩在孟菲斯遇刺 業的領軍企業。如今,微軟已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之一,對資訊科技領域的發展
1968 1968年4月4日,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 產生深遠影響。
(Martin Luther King Jr.)在田納西州孟菲斯遭到槍擊,不治身亡,享年39歲。當時他 港穗直通車恢復通車
正在當地支援垃圾工罷工運動,為黑人工人爭取更好的工作待遇和權利。當天晚上,
他站在洛林汽車旅館的陽台上,準備與同伴們前往晚宴時,遭到槍擊,子彈擊中他的 1979 1979年4月4日,香港與廣州之間的「港穗直通車」在中斷30
頸部,最終不治身亡。 年後正式恢復通車。該鐵路服務最早於1911年啟用,曾是兩地重要的交通要道。然
金恩的遇刺震驚全美,引發了全國範 而,由於1949年中國內戰結束後的局勢變化,以及中英關係的影響,港穗直通車於
歷史上的今天 圍的抗議與暴動,許多城市爆發騷亂。美 1949年停駛。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啟動後,為促進經濟發展與對外交流,廣東
省政府與香港政府積極推動鐵路連接的恢復。經過多次協商,最終於1979年恢復了港
大事紀 04/04 國政府隨後宣布全國哀悼,並於1971年 穗直通車,每日運行一班,極大便利了往來兩地的旅客與商務人士。此後,隨著兩地
通過《民權法案》,強化對種族歧視的打
擊。兇手詹姆斯·厄爾·雷(James Earl 經貿與人員交流日益頻繁,港穗直通車的運行班次逐步增加,並成為香港與中國內地
之間最重要的鐵路交通線之一。
E-mail:cnewsweekly@yahoo.com
Chinese
Chinese News Weekly T el:(732)744-1000 E-mail:cnewsweekly@yahoo.com Chinese News Weekly T el:(732)744-1000 E-mail:cnewsweekly@yahoo.com
Tel:(732)744-1000
News
News
W
eekly
Chinese
W
eekly
E-mail:cnewsweekly@yahoo.com
Tel:(732)74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