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Chinese News Weekly
P. 19

18 18  2025 年 07 月 04 日  新象週刊  新象週刊                           2025      年    07   月    04   日                          19 19          觀點角度
 新象週刊
               新象週刊
                                                               2025年07月04日
 2025年07月04日


                                            荒 田 專 欄                                                                  嚴 沁 專 欄
                                                 ●
                                                      ●
                                                            ●
                                                                                                                               ●
                                                                                                                          ●
                                                                                                                                     ●
                                         在一起的蘆草                                                                       前兩架機相繼撞山,其實不是山,南
                                                                                                                      京是丘陵地帶,飛機因飛太低而失
                                             的,喝悶酒有礙禮儀,那就家長裡短、養                                                       事。父親那次僥倖保命,才有後來的
                                             生、蒔花弄草加上不嫌肉麻的互相吹捧,                                                       我們兄弟姐妹。
                                             不痛不癢的埋怨,一些不犯忌諱的集體                                                            看「空軍血淚史」真是心酸,八
                                             記憶,好歹讓飯局熱鬧一些。                                                            年抗戰死了一千六百個飛行員,全都
                                  劉荒田            然而,蘆草密集,既有的思想不能                                                      在三十歲之下,真是傷心,真是「血
                               ●                                                             父 親
                                             發表,憋得要命,需要排解。漸漸地,                                                        淚史」。難怪媽媽後來跟我們說,每
              “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草,是自然界                大家的心靈由封閉變為袒露,都是酒精                                                        當父親出任務,她就默默注視天空,
          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蘆                  惹的。它澆開塊壘,撤掉了防線。葦草                         國慶假期,兄弟姐妹聚在一起,                 幾架飛機出去,幾架飛機回來,其間
          草。”此語載於《思想錄》作者帕斯卡                  們醺醺然,臉孔酡然。誰首先使酒罵                      大家談起往年,談到父親。父親在                    的提心吊膽,其間的擔驚受怕不足為
          爾,39歲去世。它的壽命,肯定超過作                 座?罵的是誰?不必點名,提起一連串                     我們印象中比較嚴肅,比較有距離                    外人道。當年年輕的空軍飛行員是壯
          者無數倍。                              人所共知的事體,就知道“所指”了。                     感,和我們並不「親」,孩子們都很                   烈的為國捐軀,飛行員太太們付出的
              以蘆草喻人,帕斯卡爾拈出兩個特                午夜已到,好幾個手機響了,那是賢內                     怕他,他在家大家都悄悄的躲得遠遠                   精神壓力也絕對不可小看。
          徵:一是容易折斷,二是能夠思考,有                  助催歸。主辦者考慮周到,招來代駕。                     的。                                     父親在台灣時喜歡喝酒,我以為
          獨立的思想。換個說法,你看到水邊的                  沒駕車來的,則送到門外,看著他們一                         妹妹的同學(我們兒時都念空軍                 是個性,他有點悲歌空唱的江湖人講
          蘆葦,頂著灰白的蘆花,在風裡招搖,                  一上了網約車。                               子弟學校,大家的父親都是空軍)傳                   義氣的氣質,後來在他遺物中發現,
          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人”。易折固然是                      次日,葦草們普遍地遇到麻煩,                    來一段古老的消息,是從一本叫「空                   他極具藝術氣息,畫國畫,寫字都很
          葦草的本性;而思考,是作者加上去                   一是宿醉,二是後怕。前者好辦,來一                     軍抗戰血淚史」中摘錄出來,裡面有                   精采。我一直認為,做為子女的我們
          的。不然,誰會一廂情願地假定,貌似                  碗酸梅湯。後者則難說,萬一有不甘埋                     幾段是講及父親,是我們完全不知                    一直誤解他,不了解他。我甚至認
          白髮的蘆花下方,葦桿乃是一枚睿智的                  沒的人物,悄悄錄音,上交以邀寵,那                     道,不理解,不清楚的另一面。                     為台灣政府虧欠了他們那一批對日抗
          腦袋,思考力類似哲學家康德?                     麼,本人在機要檔案內留下“警惕性                          父 親 是 抗 戰 前 第 一 批 空 軍 , 但      戰時拼命衛國的老空軍戰士們。他們
              姑且設計一個飯局,參與的都是上                高,立場鮮明”的褒語,同時成為靈魂                     我們不知他是「精英」,受的是美式                   應該有更好的待遇,他們應受更高的
          佳“葦草”,看看他們的言談舉止和獨                  被腰斬的廢物。於是,彼此通電話,聲                     和蘇式兩種飛行訓練,是極受重視的                   對待,只是,台灣政府似乎忽略了他
          處一隅之際有什麼分別。                        明酒後之言都是胡說,千萬不要放在心                     一員。曾經被選為當時美援最新的                    們,甚至遺忘,很悲哀。
              讓我以自身經驗來“度人”,他們進               上,並暗示:我不會說出去。                         「馬丁」機機長。有晚三架馬丁轟炸                       上一輩的空軍飛行員現都已在天
          來時,思維有一相通處,那就是取守勢。                     悲觀地說,葦草們在一起,徒然引                   機預備出任務,父親飛第三架,前兩                   國,應該真的「凌雲御風去」,但是
          飯局的上半場,心照不宣的做法是勿談國                 起不安。雖然酒局以後還會舉行,但一                     架起飛後,他的飛機不能發動,無法                   否真的「報國把志伸」則難說。這是
          事,關乎天下興亡、爆炸性新聞、文人操                 些傲岸者意興闌珊。他們明白葦草只宜                     起飛。當時因戰爭期間,為怕敵人來                   頭兩句空軍軍歌的歌詞,現在哼唱,
          守、時代潮流之類一概緘口。話還是要說                 獨處。                                   襲,機場全熄燈,只聽得兩聲巨響,                   心中竟有淚。


                                                                                  式的軍官訓練學校,致力於培養軍事領導人才。西點軍校在美國歷史中扮演關鍵角
                             薩拉丁大破十字軍——哈丁戰役
                                                                                  色,培養出許多著名將領,包括南北戰爭時期的尤利西斯·格蘭特與羅伯特·李。
            1187 1187年7月4日,穆斯林領袖薩拉丁在巴勒斯坦太巴列湖西北
        的哈丁(Hattin)地區與耶路撒冷王國的十字軍部隊展開決定性戰役。薩拉丁的軍隊                                                      科舉制度終止——中國最後一次會試
        利用地形優勢與水源控制,使飽受酷熱與缺水之苦的十字軍潰不成軍。十字軍在此役 1904 1904年,清政府在面臨西方現代教育與改革壓力下,於該年
        慘敗,國王蓋伊被俘,絕大多數基督教戰士陣亡或被俘。此役結束後不久,薩拉丁迅                                     舉行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會試)。科舉制度自隋唐以來實施了1300多年,
        速收復耶路撒冷,對十字軍在聖地的統治造成重大打擊,促使歐洲發起第三次十字軍                                     為中國歷代選拔官員的核心機制。此次會試後,清廷於1905年下詔正式廢除科舉,象
        東征。                                                                       徵中國古代文官體制與士大夫階層的終結,也標誌近代教育制度的轉型啟動。

                            鎌倉幕府終結——東勝寺合戰                                                             「奇蹟」誕生——德國首奪世界盃
            1333 1333年,日本後醍醐天皇發起「建武新政」的倒幕行動,並 1954 1954年7月4日,世界盃足球賽決賽在瑞士的伯爾尼(Bern)
        由新田義貞領軍對鎌倉幕府展開軍事進攻。在東勝寺一帶爆發激戰,幕府軍最終戰                                      舉行,這場比賽日後被載入史冊,並被德國人稱為「伯爾尼奇蹟」(Das Wunder von
        敗,執權北條高時與其一族在東勝寺集體自盡,象徵掌控日本政權長達140多年的鎌                                    Bern)。當天,聯邦德國(西德)國家隊在一場幾乎沒人看好他們能贏的決賽中,以
        倉幕府滅亡。此次政變為日本歷史開啟短暫的「建武中興」時期,並鋪墊日後室町幕                                     3比2驚天逆轉戰勝當時世界最強隊伍之一的匈牙利隊,首次捧起世界盃冠軍獎盃,改
        府的建立。                                                                     變了足球歷史,也深遠影響了德國戰後社會的自信與國家形象。
                                                                                    在比賽開始前,匈牙利被公認為無敵之師——擁有普斯卡什(Ferenc	Puskás)等
                             美國誕生——獨立宣言通過
            1776 1776年7月4日,美國歷史邁入關鍵性的轉折點。當日,北美                                    巨星的「金隊」(Mighty Magyars)自1950年以來已保持32場不敗紀錄,並在本屆賽
                                                                                  事小組賽中以8比3痛擊過西德。然而,決賽中西德展現出驚人的戰術適應與堅韌精
        十三個英屬殖民地在費城召開的第二次大陸會議中,正式通過《獨立宣言》,宣告從                                     神,在0比2落後的情況下迅速扳平比數,並於比賽後段由赫爾穆特·拉恩(Helmut
        大英帝國脫離,建立名為「美利堅合眾國」的新國家。這份文件由湯瑪斯·傑佛遜起                                     Rahn)攻入制勝一球,最終贏得勝利。
        草,並由本傑明·富蘭克林、約翰·亞當斯等人參與修訂,內容除宣佈脫離殖民統治                                       這場勝利對於當時仍深陷二戰戰敗陰影、經濟復甦中的德國而言,不僅是一場體
        外,也深刻闡述了自由與平等的理念。                                                         育勝利,更具有高度象徵意義。許多歷史學者認為,「伯爾尼奇蹟」不僅激勵了德
          《獨立宣言》中寫道:「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                                     國民眾的民族自信,也為隨後的「德國經濟奇蹟」(Wirtschaftswunder)奠定精神基
        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與對幸福的追求。」這樣的宣                                     礎。此後,足球逐漸成為德國國族認同的重要象徵,德國也在世界足壇建立起長期的
        言不僅正當化了十三州的獨立行動,更成為日後世界各地追求民主與人權的核心文本                                     競爭力。「伯爾尼奇蹟」不只是體育史上的一個高潮,更是一場集體心理的轉變與重
        之一。                                                                       建的起點,標誌著一個戰後國家在自信、凝聚與希望中的重新起航。
          該宣言的通過不代表戰爭的結束,美國獨立戰爭仍持續多年,直到1783年大英帝
        國在《巴黎條約》中承認美國獨立為止。但1776年7月4日作為《獨立宣言》的發佈                                                      山間觀光新里程——台灣貓空纜車啟用
        日,已被視為美國的國慶日,象徵一個新國家對自由、主權與人民權利的堅定承諾。 2007 2007年7月4日,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的貓空纜車正式啟用通
          美國的獨立運動也對18世紀末與19世紀初的世界局勢產生深遠影響,啟發了法國                                   車,全長約4.03公里,連接捷運動物園站至貓空地區,設有四個車站。該纜車系統採
        大革命與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獨立宣言》不只是政權轉移的法理文件,更是一場                                     用法國POMA公司技術,是台灣第一條以
        思想革命的表徵,奠定了現代民主國家的理論基礎。                                                   觀光為主要目的的纜車系統。貓空纜車除                      歷史上的今天
                                                                                  提升地方交通便利性外,也促進了當地茶
                             美軍核心育成——西點軍校成立                                                                               大事紀 07/04
            1802 1802年7月4日,美國國會批准成立西點軍事學院(United                                  產業與觀光經濟的發展,成為台北市重要
                                                                                  景點之一。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at West Point),位於紐約州西點地區。該校為美國第一所正

                                                                                                                          E-mail:cnewsweekly@yahoo.com
 Tel:(732)744-1000
 	 	  Chinese 	 News 	 W eekly	  	 	  	 	  	 	  	 	  	 	  	 	  	 	  	 	  	 	  T el:(732)744-1000	  E-mail:cnewsweekly@yahoo.com  	 	  Chinese 	 News 	 W eekly	  	 	  	 	  	 	  	 	  	 	  	 	  	 	  	 	  	 	  Tel:(732)744-1000	  E-mail:cnewsweekly@yahoo.com
 Chinese	News	Weekly
                                                                                                      T
               Chinese	News	Weekly
 E-mail:cnewsweekly@yahoo.com
                                                                                                       el:(732)744-1000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