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Chinese News Weekly
P. 26

新象週刊
                                                                                                                                                                              新象週刊
                                                               2025年04月11日
                                                                                                                                                                                                                              2025年04月11日
             閱讀前線                   26 26                      2025      年    04   月    1 1 日                                新象週刊                                             新象週刊                                            2025      年    04   月    1 1 日                          27 27


                                                                                                          度的是,當時中國所有的             數點綴,因此每逢賽事,
                                                                                                          商品都必須以廣州為唯一             外 國 人 社 群 無 不 盛 裝 出
                                   禮帽與彩票 上海灘的賽馬與社會風貌
                                                                                                          轉運港,而且除了廣州以             席。
                                   Top Hats and Lottery Tickets: Horse Racing and Society in Shanghai     外,「夷商」不得北上─                 到了十九世紀中葉,
                                                                                                          ─這就是所謂的「廣州貿             因《南京條約》(1842
                                   作者/ 張寧                                                                 易制度」。此外,清廷還             年)的簽訂,外國人不再

                                                                                          精選書摘            在廣州城外的珠江北岸,             被侷限於廣州或澳門,可
                                     聲色滿溢十里洋場,勝負僅在毫釐之間                                                    劃了一塊長近300公尺、            以北上通商或居留。拜過
                                                                                                          寬不足200公尺的地方,            去一百多年來英國在亞洲
                                     一起回到上海灘,那紙醉金迷的租界生活!
                                                                                                          作為外商的居住地。貿易             貿易與軍事上的優勢,英
                                                                                                          期間,所有外商都必須居             式社交此時已成為在華洋
            ▶ 接上期                還未開始,跑道兩旁就有             為清朝皇室管貢品的「貢             當時官方為了供應軍隊坐              住於此,不准在外過夜,             人共同奉行的圭臬,賽馬
            ▹▸▹▸▹▸▹▸▹▸           許多攤販預先搭好棚架,             張」家主人張迺堂最喜歡             騎 , 一 出 長 城 , 便 在 察      亦不得攜眷入住。                活動也成為凝聚社群的大
            傳統華北的跑馬              備好茶水、茶食,讓前來             玩馬,他平常住在北京,             哈爾、盛京、內蒙一帶,                 於是,各國商人在這            事,於是隨著通商口岸一
            英式賽馬只是賽馬諸            看熱鬧的人有機會消費。             只 要 回 天 津 老 家 , 必 定     設置了七、八個面積遼闊              個有限的空間裡,建立了             一開闢,租界事務一旦粗
        多 形 式 中 的 一 種 , 在 固      有趣的是,當時對跑馬的             會到城外紫竹林的曠場練             的草場,好為各旗、各部              十三個狹長型的建築物,             定,外國人社群便開始尋
        定 的 場 地 舉 行 , 以 跑 得      評比,並不是群馬蜂擁而             馬。張迺堂有匹駿馬出自             放牧馬匹,例如:正黃等              稱 作 「 夷 館 」 。 每 個 商     覓場地,舉行賽馬活動。
        最快為決勝標準。在英式              出,看誰先抵達終點,而             蒙古百靈廟,被稱作「廟             四旗牧場、鑲黃等四旗牧              館面江而立,前階距江邊                 1 8 4 2 年 秋 , 廈 門 英
        賽 馬 傳 入 中 國 之 前 , 中      是單騎下場,個別展示技             馬」,他對牠珍愛有加。             場、太僕寺右翼牧場、禮              約數十至百餘公尺不等,             軍 率 先 在 鼓 浪 嶼 舉 行 賽
        國 的 華 北 與 關 外 早 就 有      術。                      一天,在紫竹林試馬時,             部牧場、大凌河牧場等。              建築物向後延伸近200公            馬;三年後以及六年後,
        馬 背 上 的 風 馳 電 掣 與 相         據梅蘭芳說,當時跑            剛好遇到另一位富商黃興                 除此之外,蒙古各部            尺,一樓是貯貨的倉庫、             香港與上海也分別舉行了
        互 競 技 。 譬 如 , 明 朝 宦      馬 的 慣 例 是 單 騎 下 場 ,     伯在那兒跑驢,他的驢全             每年也會販運牲畜至固定              辦公室、金庫,二樓有餐             賽 馬 。 待 《 天 津 條 約 》
        官劉若愚(1584-1641或          「講究的是要馬走如飛。             身 黝 黑 , 僅 四 條 腿 下 半     市集,供關內商販們出關              廳、接待室及睡房等。貿             (1858年)、《北京條
        1642年)在其筆記體史             同時騎馬的人的姿勢,要             截 是 白 的 , 是 頭 「 雪 裡     選購。現今內蒙自治區包              易期為每年的夏末至翌年             約》(1860年)加開通
        書《酌中志》中,就提到              腰 桿 筆 挺 , 不 許 傾 斜 ,     站」,而且腳程快速,一             頭市的「百靈廟」便是這              春末,也就是9月至3月             商口岸後,賽馬活動更陸
        明朝北京風俗「立春之前              從 起 步 到 終 點 , 一 氣 貫     天能行千里,也是不容易             樣一處集市;內蒙古多倫              之間:原來夏天,西南季             續擴及至天津、牛莊、北
        一日,順天府於東直門外              串」。換言之,講求的不             得到的東西。結果不知怎             諾爾市北方1公里處的「喇             風會將東印度公司及他國             京、漢口、九江、寧波、
        迎春,凡勳戚、內臣、達              是速度,而是人馬合一的             麼的,一個不留神,張迺             嘛廟」,也同為一處著名              船隻由印度洋帶來南中國             煙 臺 、 福 州 、 青 島 等 商
        官、武士赴春場跑馬,以              美感。尤其觀眾大多是騎             堂的「廟馬」踢死了黃興             的馬市,因為當地著名的              海,上面滿載歐洲或印度             埠。這些大大小小的跑馬
        較 優 劣 」 , 也 就 是 大 家      馬的行家,當場就看得出             伯的「雪裡站」,從此掀             匯 宗 、 善 因 兩 大 剎 而 得      的 貨 物 與 金 銀 , 用 來 交     場隨著時間推移,有的因
        都 出 去 比 一 比 , 看 誰 厲      好壞:凡態度從容、姿態             起極大的風波。                 名。據說,清末此地每年              換、購買中國的茶葉與生             社群萎縮消失,有的卻日
        害 。 而 後 來 被 稱 為 閹 黨      挺拔者,兩旁觀眾無不大                 中國傳統跑馬的場景           向關內輸入的馬匹,高達              絲;在經過整個冬季的繁             益茁壯;到了十九、二十
        的 魏 忠 賢 就 是 因 為 可 以      聲喝采;步伐雜亂、不合             多 發 生 在 華 北 , 鮮 少 遠     近二十萬匹。                   忙交易、購貨、打包、裝             世紀之交,除香港之外,
        在馬背上,「右手執弓,              要求者,則會被觀眾報以             過 長 江 以 南 , 主 要 有 幾         英式賽馬的引入              艙之後,到了春天,東北             英式賽馬在中國已形成三
        左手彀弦,射多奇中」,              倒彩。                     個原因:第一,北方地勢                 中國本來就有跑馬,            季風又會將載滿中國貨物             個 最 重 要 的 中 心 , 分 別
        才 深 獲 帝 心 , 受 到 明 熹         下場競技的都是些什            平坦,常用馬、騾、驢等             所以英式賽馬傳入後,很              的船隻反向帶回,先至印             是:華北的天津、華中的
        宗(1605-1627年)的寵          麼人呢?據梅蘭芳說,參             動物來運輸代步,南方卻             快便在語彙上承襲了此一              度,再往歐洲。因此,一             漢口,以及華東的上海,
        信,從而權傾一時。                加這種盛會的多半是清末             水道縱橫,特別是一過長             脈絡:賽馬的場地被稱作              俟3月最後一艘貨船離港,            其中尤以上海最具規模。
            所以傳統中國的跑馬            北京聞人,像是親貴、鉅             江,這類「大動物」的數             「跑馬場」,看臺建築則              無論是東印度公司職員或             上海作為外國人在華的最
        不止比速度,更比馬術,              賈的濤貝勒、肅王和同仁             量愈來愈少,馬匹既少,             稱作「跑馬廳」。                 是他國商人,便會急忙退             大聚集地,不僅每年春、
        也就是駕馭馬匹的能力。              堂樂家,還有京劇界名伶             也就難得看到像華北那樣                 英式賽馬的傳入與英            居澳門,享受長達五個月             秋兩季的大賽受到矚目,
        而且即便在洋人賽馬傳入              譚鑫培(1847─1917年)         的馬術比賽。第二,長江             國東印度公司(The  East  的假期。                           賽馬活動本身更成為西方
        中國之後,馬術展演的活              等。譚鑫培就是知名老生             以南,農業與人口愈形密             India  Company)脫不了關         據 英 籍 作 家 寇 茲        在華勢力的具體展現。本
        動在華北依然盛行。知名              「譚叫天」,是當時獨步             集,沒有多餘的土地可作             係。東印度公司是一個由              (Austin Coates,1922─    書 意 欲 鎖 定 上 海 這 座 大
        京劇大師梅蘭芳(1894             一時的名角,經常入宮為             牧場,氣候上也不適合,             國家特許的貿易組織。英              1997年)研究,在華最早           埠,帶領讀者切身體會賽
        ─1961年)在自傳性著             慈禧太后演戲。據梅蘭芳             華北卻因地利之便,每年             國自1600年開始,透過給            的英式賽馬,便是在這樣             馬活動在中國的發展,以
        作 《 舞 臺 生 活 四 十 年 》      形容,譚老板尤其是個中             可就近從關外購馬,供應             予東印度公司特許狀的方              的背景下產生,時間約在             及在這股風潮下,對中國
        中,便對清末北京四時的              能手,一下場觀眾就叫好             無虞;尤其明朝以前,為             式,與亞洲進行貿易。剛              1798、1799年之間。當          社會、傳統、文化等各個
        跑馬活動有過十分生動的              不絕。那時他已經是六十             了和北方游牧民族作戰,             開始時,主要的貿易對象              時,澳門在葡萄牙人的主             層 面 所 帶 來 的 衝 擊 和 影
        描述。他回憶,北京的風              開 外 的 老 人 , 卻 精 神 抖     馬匹形同固定軍備,朝廷             是印度次大陸上的各邦。              掌下,已歷時二百餘年,             響。
        俗是每到一個季節,就有              擻、姿態飄逸,頭帶黑緞             不 斷 以 關 內 生 產 的 茶 、     然而,就在乾隆二十五年              充滿歐式風情;外商在此                 上海賽馬
        一種應景的比賽,例如:              小帽,足登快靴,穩坐馬             鹽 、 鐵 , 與 關 外 進 行 交     (1760年)前後,東印             稍事喘息後,或與家人會                 上海開埠初期,可以
        賽馬車或跑馬,其中又以              鞍,馬一起步,「只見馬             換。歷史記載,漢武帝求             度公司也與中國建立起固              合 , 或 舉 行 賽 馬 藉 以 娛     想 見 賽 馬 頗 不 正 式 且 隨
        跑馬最受歡迎,「像元宵              尾飄揚,馬步勻整,蹄聲             取汗血寶馬不成,憤而出             定的貿易關係。有別於印              樂。這是單調生活中的少             興。以1850年11月上海秋
        節的白雲觀、三月三的蟠              的合拍,就如同戲臺上快             兵攻伐大宛;宋明兩代為                                                              賽為例,賽事只有一個下
        桃宮、端陽節的南頂(永              板一般。觀眾看到他實際             了獲取戰馬,年年以茶葉                                                              午,項目不過七項,由於
        定門外),都是跑馬的地              騎馬的姿勢,更會聯想到             向 關 外 換 取 馬 匹 , 形 成                                                      馬匹數量不足,為了拖長
        方」。                      他在舞臺上上馬、下馬、             「茶馬互市」的盛況。這                                                              賽事,還採取預賽制,也
            跑馬場的跑道是臨時            趟馬的各種抽象的姿態,             些都在在說明華北有盛行                                                              就是先兩兩相比,待馬匹
        搭建的,呈直條狀,而非              拿來做一種對照,非常有             跑馬的充分條件。                                                                 贏得兩次才算定案。
        現今的橢圓形。主辦方每              趣,所以兩旁彩聲雷動,                 但是這種農業與游牧                                                                ◂◃◂◃◂◃◂◃◂◃
        逢 快 要 舉 行 比 賽 , 就 會      他本人也顧盼自喜」。              族 群 以 長 城 為 界 限 的 情                                                          未完待續 ◀
        在地點附近找一塊直條型                 這樣的跑馬活動不僅            形 , 到 了 清 代 被 徹 底 打
        的寬坦空地,長約一華里              限 於 北 京 , 在 華 北 的 另     破。因為清帝國不僅掌控
        (約500公尺),寬約兩             一 大 城 天 津 同 樣 也 看 得     關內的中國領土,還同時
        丈(約7公尺),臨時用              到。以清末為背景的小說             握有關外的東北、蒙古、                ⊕中國畫家筆下的廣州十三行,此畫約作於1805年,
        土墊平,充當跑道。比賽              《津門豔跡》裡說道,專             西藏、青海等產馬之地。                         原繪於玻璃之上,專攻外銷。


                                                                                                                                                                                                                                                                    T
               Chinese	News	Weekly
                                                                                                                                                                                                                                                                                        E-mail:cnewsweekly@yahoo.com
                                                                                                                                                                                                                                                                     el:(732)744-1000
                                                                                                                                                                              Chinese	News	Weekly
                                                                                                                          E-mail:cnewsweekly@yahoo.com
        	 	    Chinese 	 News 	 W eekly	  	 	  	 	  	 	    	 	    	 	    	 	    	 	    	 	     	 	    Tel:(732)744-1000	  E-mail:cnewsweekly@yahoo.com                 	 	    Chinese 	 News 	 W eekly	  	 	  	 	  	 	   	 	    	 	    	 	     	 	    	 	    	 	    Tel:(732)744-1000	  E-mail:cnewsweekly@yahoo.com
                                                                                                      T
                                                                                                       el:(732)744-100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